{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太极张三丰 - 

(北旅论坛:高倍望远镜迷:俱乐部!)高倍迷快来交流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80望远镜,设计成为看不了10多米处的东西的.
发表于 2007-3-1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20*60,可以做个包,背在身上,带出去,看远处的景物,很过瘾的!
发表于 2007-3-1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弄个高倍,可老道经常不在店啊.是不是又给咱们挑镜子去了?
发表于 2007-3-1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8日中午终于买到了.现在就剩下"望眼欲穿"了
发表于 2007-3-1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极张三丰 于 2007-3-17 23:14 发表
20*80望远镜,设计成为看不了10多米处的东西的.

就是,要是能够看近一点的目标就好了(感觉只能看50开外的)
发表于 2007-3-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倍手持是很讲求技术的,只要技术好,20倍完全可以手持,偶的技术可能好点,30X60仍然可以手持!
发表于 2007-3-1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最终配镜目标如下:

(一)一个10*40做为随身便携镜。过去考虑过,用15*50作为随身便携镜,关键是,15*50,看远处,放大效果也不是太明显。所以,放弃了。而且,15*50的密封不好,便携镜,一定要耐操。

(二)一个20*60,做为便携高倍镜,可以带出去,找个地方,有个支撑,爽爽地看远处。

(三)一个100口径的,可以换目镜的,低倍端比较清晰,高倍端可以换天文目镜,可以用到60倍,可以爽爽地看月亮,行星的细节。


我的目前解决方案是:

(一)俄罗斯特测10*40双调。

(二)俄罗斯20*60。

(三)正在寻找中。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3-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3-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道上个100观鸟镜还是不错的。上80x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07-3-1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6245 于 2007-3-18 17:31 发表
高倍手持是很讲求技术的,只要技术好,20倍完全可以手持,偶的技术可能好点,30X60仍然可以手持!

30X60的倒是听说过,不知用起来感觉如何.倍数太高了吧?好象价格还不贵.
发表于 2007-3-19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高倍还是天文镜来得好些,80口径的上个60-80倍没什么问题。高倍看到的细节确实要多得多啊。
但说到双筒似乎上20倍的很少,有些变倍的可以上到30。云光哨所可以到40倍,不过据说效果不是很理想。
我觉得用云光哨所的钱可以买到比较好的80-100口径的天文折射镜了,而且在高倍的表现也要强很多,当然一只眼睛看是没有两只眼睛看舒服。
发表于 2007-3-1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技术问题:为什么天文的就不能做成双筒的?
发表于 2007-3-2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天文有做成双桶的,不过由于天文镜倍数大,双桶的制作精度要求高难度就比较大,而且价格很高.
发表于 2007-3-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6245 于 2007-3-15 15:07 发表
我是高倍迷,现有俄15X50,16X50,20X50,20X60,六三式15X50,老道30X60,马卡25-75X70观鸟镜等高倍镜,目前想要一个30X90规格镜,不知道长能否搞到?


86245:请问你用马卡25-75X70观鸟镜感觉成像咋样?
发表于 2007-3-2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一般上天文论坛,路过北旅,看到这个帖子。

偶不喜欢单眼观测,是双眼目视观测的爱好者,所以购买了双目装置。偶的双目用了快两年了。大双筒我也看过好几个,15X70、20X80、25X100、61对空。

其实,如果是天文观测的话,还是天文镜加双目这个组合效果好。尤其是城市中的日常观测。

首先是行星、月球、双星和小视面深空天体,这类天体要求高倍,总地来说,倍数越高越好,当然因为大气条件的限制,最多只能用到200多倍。即使是80倍,对于行星月球来说,倍数还是过低了,我都用到130倍以上,用200多倍的时候比较多。200倍双目看月亮的感受是无与伦比的,似乎是在月球上空的宇宙飞船里。(其实200倍相当于距月球不到2000公里)这方面双目的优势是无可争议的。

其次是视面较大的深空天体,本来这些天体应该是适合低倍观测的。不过,由于城市光污染的存在,低倍的效果会打折扣。我用广角加减焦的话,倍数42,出瞳是4.7,可惜天空的背景过亮,效果反而不如双目66倍,出瞳为3的时候。

除此之外,双目加天望对于大双筒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因为双目是天文望远镜的附件,所以拥有天文望远镜的优势。有电跟踪,有goto功能,可以用各种滤镜,可以在直视、45度和90度间随意切换等等。另外,大双筒还要面对如何保持同轴的问题。

任何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双目的缺陷一是不易获得最低倍,或者说,获得最低倍的同时,难以同时获得广角。偶用pl40加减焦的话,倍数只有33,出瞳可以到6,不过pl40的视场实在是太小了,不舒服,并且在城市里的话,天空背景也过亮了,所以一般不用。在野外天空条件好的话,是另外一回事,这时对于某些天体,还是低倍看起来比较好,比方说鬼星团。我如果有闲钱的话,会考虑买个RA88作为补充。

另外双目的成像反差差一点,像比较软,毕竟是把像一分为二了。
发表于 2007-3-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DX天文观测经验丰富啊
发表于 2007-3-2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ye兄,很久以前在天之文,记得我们探讨过大双筒的和大口径接双目的问题,那时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看法.
   不过近几年大双筒尤其是国产大双筒发展迅猛,出现了很多新的优秀的产品,具体你可以搜索下我发的帖子,从宽带膜65到120到最近出现的28X110,基本上这些镜子的深空观测性能,尤其是大目镜(甚至可以上2寸广角目镜),大棱镜,大光力(倍率一般都不超过30倍),大广角,基本都在65度以上,120甚至可以到72度(原配30X)和80度(30MM 2寸广角组成24X).根据我对这些国产大镜子的观测经验特别是深空观测效果来说,基本上上述指标对观测的舒适度特别是对深空天体观测的舒适度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上述镜子除了120以外,28X110,RA系列以及U架可换目镜的65应该在便携上超过能达到他们光力的大口径天文镜.在我看来一台C8或者150MM以上的折射镜已经和便携两个字无缘了.而哪怕是总重量25公斤的U架45度可换任何1.25寸天文目镜的65哨所通过一个拉杆箱还是可以带到外面去.便携太重要了,对于想要获得更多使用率的人来说.在城市里的阳台上追求大口径远不如能够带到光污染很少的郊外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得起车的.类似与28X110和RA88这样的镜子,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方便的拿出去.
    双筒镜最大的不便是很难上高倍,我的120最大可上的倍率是50X左右.而U架100的三分离物镜应该可以上到100X,不过我认为是否选择上高倍要看观测者的观测经验,对于大部分观测经验有限的同好来说,使用一个方便的U架随意寻找大视面的深空天体应该比费劲调节极轴和赤道仪的赤经赤纬来得容易,也更享受.我使用过大口径折射镜(127,150MM)上高倍看过双星和大行星,很多时候让我觉得观测的乐趣和辛苦的调节互相冲突,而用大口径双筒镜巡天则相当愉悦!眼睛每次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事实上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25X左右的倍率不管是看大行星还是深空天体,基本已经够了.除非像M57环状星云这样的天体需要高倍率分解,但是我觉得低倍广角看M42猎户座大星云,M31仙女星云,M8环礁湖星云和M44,M45,天狼星下面的NGC2244这样的大视面亮星云或者疏散星团给人带来的享受是极致的,另外寻找M110,M81,M82这样的暗星系也是相当快乐的.
   价格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想一台150MM折射或者一台C8能够付出的价格应该数倍于28X110或者RA这样的镜子,但是在深空观测的效果上充其量可以打个平手.事实上在多次看过28X110以后,我感觉除非有250MM以上,而且带大棱镜双目视系统,否则在这口径以内的大口径双目系统估计难以匹敌.但是目前我还没有发现2寸的双目视系统.
   成像特点来说,大口径双目视系统特别是折反射或者牛反系统,成像偏软,而成像的锐利程度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指标!65,120和28X110以及RA系列都具有相当优秀的锐度,尤其是28X110和RA其锐度之高让观测成为了相当享受的事情!
    所以我的看法,综合起来,对于大部分刚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在这个国产大双筒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商家重视和发展的年代,天文观测还是上大口径双筒望远镜比较适合.

[ 本帖最后由 luoxinalbert 于 2007-3-25 13:02 编辑 ]
发表于 2007-3-2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3-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加入,20X80+80观鸟
发表于 2007-3-2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倍问题是目前的大双筒无法回避的。“25X左右的倍率不管是看大行星还是深空天体,基本已经够了”,你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你可以到天文论坛去问一下大家都用多大倍率看行星、双星和月球,基本上都是在用自己能用到的最高倍率。25倍观测行星?50倍也是远远不够的。行星、双星和月球,对于城市观测来说,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望远镜还是在城市中观测的机会比较多。

对于深空天体来说,并不仅仅像M57这样的需要高倍,球状星团都需要高倍来分解。而M42是最棒的双目观测目标之一,M31,M8在双目里也是相当不错的。

“使用一个方便的U架随意寻找大视面的深空天体应该比费劲调节极轴和赤道仪的赤经赤纬来得容易”。有goto系统的赤道仪都是很容易用的,一分钟内搞定。一般的赤道仪,熟练了之后也是很快的,而电跟带来的观测便利,你找到目标之后,不用总是调节位置。并且,天文镜并不一定架在赤道仪上,你完全可以用经纬台,dob支撑等等。其实U架就可以算是经纬台的一种。

“价格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想一台150MM折射或者一台C8能够付出的价格应该数倍于28X110或者RA这样的镜子”。C8并不是很贵,7000以内。也没人非让你用C8,你可以用大口径反射,购买主镜,自己组装的话,300mm口径的大反射,5000以内就够了。300口径的单筒加双目,大概相当于200口径的双筒,对于双筒,这么大的口径是不敢想的。

“事实上在多次看过28X110以后,我感觉除非有250MM以上,而且带大棱镜双目视系统,否则在这口径以内的大口径双目系统估计难以匹敌”,这是你自己这么认为而已。我拿25X100跟200折反加双目对比过深空观测一个晚上,观测地点极限星等在5.8左右。在深空观测上,100双筒要差很大一截。这也证明了,200折反加双目大体相当于140双筒,不仅是个理论,基本上是个事实。

关于便携性。C8的便携性是很好的,仅有5.6公斤。我们这里有个同好就是用的C8+双目,他找了一个很普通的拉杆箱,就可以很轻松地拿走了。反射设计好的话,便携性也是极好的。天文交流会上,我见过香港同好的一只500口径(500口径!)F/4巨型反射,更另人吃惊的是,因为设计的好,在拆解之后,所有的东西,居然可以放到一个拉杆箱里就可以拿走了。他带着这个镜子去过很多很多上佳的观测地点,像马尔代夫。

双目可以很灵活。你可以换到其他主镜上使用。我经常只拿一个双目去我们在郊外的一个观测点,那里有一个400口径的折反。用400加双目,进行深空观测的感受可以说是太令人震撼了。M42的纤维结构,M31的悬臂机构,那些最精细的细节都是那么清楚。M57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大的戒指,似乎可以看到淡淡颜色,M27像哈勃照片一样生动。而那些球状星团,很轻易地就分解开了,视野里的星星一个劲地往外冒。。。

希望楼上有机会能够亲眼看看双目系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