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ngye兄,很久以前在天之文,记得我们探讨过大双筒的和大口径接双目的问题,那时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看法.
不过近几年大双筒尤其是国产大双筒发展迅猛,出现了很多新的优秀的产品,具体你可以搜索下我发的帖子,从宽带膜65到120到最近出现的28X110,基本上这些镜子的深空观测性能,尤其是大目镜(甚至可以上2寸广角目镜),大棱镜,大光力(倍率一般都不超过30倍),大广角,基本都在65度以上,120甚至可以到72度(原配30X)和80度(30MM 2寸广角组成24X).根据我对这些国产大镜子的观测经验特别是深空观测效果来说,基本上上述指标对观测的舒适度特别是对深空天体观测的舒适度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上述镜子除了120以外,28X110,RA系列以及U架可换目镜的65应该在便携上超过能达到他们光力的大口径天文镜.在我看来一台C8或者150MM以上的折射镜已经和便携两个字无缘了.而哪怕是总重量25公斤的U架45度可换任何1.25寸天文目镜的65哨所通过一个拉杆箱还是可以带到外面去.便携太重要了,对于想要获得更多使用率的人来说.在城市里的阳台上追求大口径远不如能够带到光污染很少的郊外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得起车的.类似与28X110和RA88这样的镜子,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方便的拿出去.
双筒镜最大的不便是很难上高倍,我的120最大可上的倍率是50X左右.而U架100的三分离物镜应该可以上到100X,不过我认为是否选择上高倍要看观测者的观测经验,对于大部分观测经验有限的同好来说,使用一个方便的U架随意寻找大视面的深空天体应该比费劲调节极轴和赤道仪的赤经赤纬来得容易,也更享受.我使用过大口径折射镜(127,150MM)上高倍看过双星和大行星,很多时候让我觉得观测的乐趣和辛苦的调节互相冲突,而用大口径双筒镜巡天则相当愉悦!眼睛每次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事实上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25X左右的倍率不管是看大行星还是深空天体,基本已经够了.除非像M57环状星云这样的天体需要高倍率分解,但是我觉得低倍广角看M42猎户座大星云,M31仙女星云,M8环礁湖星云和M44,M45,天狼星下面的NGC2244这样的大视面亮星云或者疏散星团给人带来的享受是极致的,另外寻找M110,M81,M82这样的暗星系也是相当快乐的.
价格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想一台150MM折射或者一台C8能够付出的价格应该数倍于28X110或者RA这样的镜子,但是在深空观测的效果上充其量可以打个平手.事实上在多次看过28X110以后,我感觉除非有250MM以上,而且带大棱镜双目视系统,否则在这口径以内的大口径双目系统估计难以匹敌.但是目前我还没有发现2寸的双目视系统.
成像特点来说,大口径双目视系统特别是折反射或者牛反系统,成像偏软,而成像的锐利程度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指标!65,120和28X110以及RA系列都具有相当优秀的锐度,尤其是28X110和RA其锐度之高让观测成为了相当享受的事情!
所以我的看法,综合起来,对于大部分刚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在这个国产大双筒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商家重视和发展的年代,天文观测还是上大口径双筒望远镜比较适合. 
[ 本帖最后由 luoxinalbert 于 2007-3-25 13:02 编辑 ] |
|